COMPANY BUSINESSES
北京崇文門熱力隧道下穿地鐵2號線工程
新建熱力隧道採用淺埋暗挖工法緊貼下穿地鐵區間,結構為平頂直牆雙洞斷面,隧道頂板緊貼地鐵結構底板墊層。下穿地鐵開挖前,設置注漿工作室,對地鐵結構下方施工影響區的土體進行預注漿加固,隧道開挖架設鋼格柵時,在初襯結構內安裝千斤頂裝置,根據地鐵實時變形監測數據,適時調整千斤頂頂力。在該項目首次實現了地鐵列車不限速運行的目標,也是千斤頂工藝在穿越既有線工程中的首次創新應。
北京東外斜街跨北環水系框架橋穿越地鐵機場線工程
東直門外斜街工程屬東直門交通樞紐市政配套項目,北環水系為新挖河道,東外斜街採用框架橋結構型式跨越北環水系。該框架橋為11.5m-11.5m兩孔箱涵,箱涵下方有機場線區間隧道。為保證框架橋施工期間機場線的運營安全,經方案研究,決定採用頂進施工技術。工程於2013年6月竣工,施工引起的地鐵機場線上浮變形僅為0.4mm。本工程將國鐵上普遍採用的頂進工法應用在過軌工程中,在國內尚屬首例。
北京市昌平—八家220KV送電工程
昌平~八家220kV送電工程上清橋~電纜小間段電力隧道工程沿昌平路(八達嶺高速)、清河鎮東路及南馬坊西路敷設,起點為北五環上清橋立交橋區的既有電力隧道甩口處,終點至永泰東裡一號路北側電纜小間附近,全長2631.481m,採用2.6m×5.1m淺埋暗挖複合襯砌上下雙層斷面,最小埋深2.9m,最大埋深25.15m。隧道沿途穿越較多重要建、構築物,包括下穿上清橋立交匝道路基、上清橋立交匝道高架橋,側穿上清立交北天橋,下穿清河及南水北調輸水隧洞,上穿地鐵8號線永泰莊站~林萃橋站區間盾構區間隧道。隧道共設15座豎井,10座豎井設地面風亭。沿線還緊鄰一些重要既有建築物(高層房屋)等。本工程總投資約2.5億元,建設單位為北京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因本工程穿越地鐵,故穿越地鐵段由我院單獨進行專項設計,其餘段為與北京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合作設計。
北京市團結湖220KV電力隧道穿越地鐵工程
“朝陽至團結湖220kV送電”工程是北京東部城區連接現狀朝陽500kV變電站至新建團結湖220kV變電站的電纜工程。為滿足電纜敷設要求,本工程需新建4段電力隧道。其中沿青年路東紅線附近敷設的電力隧道在南北向穿越朝陽北路的同時穿越現狀地鐵6號線青年路車站。穿越地鐵段電力隧道長401.503m,採用盾構隧道型式,為內直徑3.5m圓形斷面,襯砌採用預製鋼筋混凝土管片,厚250mm,環寬1200mm。本段盾構隧道縱坡0.5%,北高南低,隧道外底最小埋深約27.047m,最大埋深約29.075m。北端設計起點與同斷面盾構隧道銜接,南端設計終點設置4#檢查井(與地鐵結構平面距離約112.99m)。盾構隧道下穿既有地鐵車站,至地鐵車站底板最小淨距為6.667m,距其基坑圍護樁樁底最小淨距1.50m。電力隧道下穿C出入口時,距出入口底板最小淨距10.133m,距其基坑圍護樁樁底最小淨距4.27m。盾構機掘進方向由南向北,始發井和接收井均不在設計範...
北京萬壽路電力隧道穿越地鐵工程
萬壽路電力隧道為鄭常莊熱電廠至八裡莊變電站110KV電力隧道沿萬壽路西側紅線穿越地鐵1號線的一段,南北向下穿復興路及地鐵1號線萬壽路車站,長約300m,結構型式為內徑3m的小型盾構隧道,襯砌為250mm厚鋼筋混凝土管片。隧道南端設置始發井,北端設置接收井,緊鄰復興路南側設置中繼井,為該段隧道最低點。隧道覆土厚度最小13m,最大26m。盾構機穿越地層均為卵礫石地層,無地下水影響。在該電力隧道工程設計階段,地鐵十號線二期路由方案也沿萬壽路下穿地鐵1號線萬壽路車站,並在該路口設置有車站。為給十號線車站風道、出入口結構預留空間,電力隧道向下加大埋深,其最低點埋深達到29.5m。而下穿既有地鐵車站時兩結構間最小淨距也達到了11m。
北京地鐵13號線高架橋工程
北京地鐵13號線西起西直門,沿京包鐵路線西側北上,再沿東北內環的北側向東,至劉各莊道口前轉向南,接望和支線,終點東直門,線路全長為40.8km。全線橋樑總長約12944m,橋樑面積114238m²。該工程為北京第一條有高架線的地鐵工程,設計充分考慮了軌道交通橋樑作為城市橋樑的特點,採用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是國內軌道交通首次採用。指揮中心處橋樑支座採用國際先進的隔振彈簧支座,在國內橋樑上首次採用,該支座大大減小了列車衝擊荷載對指揮中心的振動,效果良好。
阿斯塔納市新交通系統輕軌一期(輕軌至新火車站路段)工程
阿斯塔納輕軌一期工程起於阿斯塔納國際機場,止於新火車站,區間高架橋長21.39km,出入段線高架橋長度累計537.313m,設18 座高架站。線路起於國際機場101 站,沿卡班拜-巴德爾大街A路段南側(綠化帶)向西北方向敷設。依次經過納紮爾巴耶夫大學、世博園、滑雪體育館、阿斯塔納綜合醫院等。 在清真寺前轉至瑟甘納克大街進入市中心,線路由路側轉至路中敷設,途經國防部、阿布紮比廣場、國家信息技術中心、中央音樂大廳等地。線路在既有伊希姆河大橋北側跨越伊希姆河進入沙姆斯-卡達亞科大街,後沿路中綠化帶向東敷設,經國家博物館至城市東南片區,最後向北轉至終點新建火車站南側。區間標準梁採用30m預製雙箱單室簡支箱梁,跨越路口段採用大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本工程在k14+838.852~k14+993.852處上跨依希姆河,採用155m下承式簡支梁拱組合體系橋。
北京地鐵5號線高架橋工程
北京地鐵五號線經過東單向南延伸至宋家莊,向北延伸至太平莊,是北京地鐵實施的第一條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工程線路全長27.6km,設24座車站,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9座,地下線長14.8km,地面站及高架線12.8公里。北京地鐵五號線為奧運工程,同時大部分區段位於城市主幹道的路中,其工程主要特點為工期短、景觀要求高。橋樑總體設計中主要綜合考慮和控制了橋樑的整體景觀效果,同時採用A、B梁等結構型式,允許各段高架橋同時開工,縮短了施工週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對市政交通的影響。
安哥拉羅安達市Nova centralidade de Cacuaco項目
本工程為安哥拉羅安達市Nova Centralidade de Cacuaco項目市政配套工程,該項目位於羅安達的Cacuaco區,遠期規劃3.0萬套住宅,總人口21萬人,近期規劃1.5萬套住宅,總人口12萬人。 汙水處理廠規模為4.0萬m³/d,經二級生物處理後的尾水一部分排入污水廠南面的自然溝,另一部分(2.5萬m³/d)經過深度處理後回用,用於澆灑道路及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