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BUSINESSES
综合管廊文字
我们是国内最早开展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研究、设计的单位,早在1995年,公司即开展综合管廊研究的方案研究和探讨,提出了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集约化设计的理念。 编制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我们积极参与全国关于综合管廊规划设计规范的编制、运营维护、安全技术等技术标准,参编10项国家、行业和协会的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图集及措施等。除此之外,还积极参与住建部主持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指导手册》的编制工作,我们所承担的随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管廊、与多种交通结合建设的一体化综合管廊、国内首例老城区采用盾构工法建设的综合管廊,因项目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均入选其中。 积极开展科研、转化科研成果 我们承担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课题各一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基于病害探查的既有道路长寿命技术及管廊智能管理系统研究》。 我们联合管廊公司成立科研团队,对综合管廊智能管理提出多源运维信息分类方法,实现动态监控信息可视化与运维信息综合管理,研制一套适用于综合管廊的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我们搭建规范的科技产业化平台,积极推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落地电子井盖、管廊智能化系统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服务全国各地、提供全面服务 我们承担过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城市新区综合管廊、老城区综合管廊、随轨道交通建设综合管廊等多种类型项目,并先后参与了沈阳、六盘水、郑州、石家庄、景德镇、青岛6个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工程设计。可以提供投融资、管廊规划、方案咨询、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运营维护、科技产业化全产业链服务。依托公司40多个分支机构,我们的服务可以覆盖全国。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新镇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项目规划用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老商业中心区域,涉及到二七区、金水区及管城区三个行政区交界。综合管廊和地下商业空间一体化开发,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在二七路、太康路下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整体为三层,负一层为地下空间,负二层为管廊夹层;负三层为管廊层。
郑东新区白沙园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
工程位于郑东新区白沙园区科学大道及锦绣路,综合管廊总长17.29km,其中:干线管廊总长度12.98km,出线支廊总长度4.31km。入廊管线包含给水、再生水、热力、电力、通信、天然气及污水管线。 工程为多跨箱型框架结构,为三舱和四舱型式,分别为电力舱、综合舱、天然气舱及污水舱,舱室净高为4.2米。科学大道及锦绣路综合舱室主通道可供检修车通行,同时结合远期雁鸣路及中原大道设置环形检修通道。
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景东片区及高铁商务区)项目
高铁商务区拟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8个,分别为迎宾路、站前北路、朝阳东大道、站前二路、站前四路、高铁经一路、建设大道及何家桥路北段,合计长度约17.1公里。景东片区为老城区,结合老城区道路改造进行,拟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3个,分别为景德大道、陶玉路和何家桥路,合计长度约10.8公里。 入廊管线8类,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并预留中水管位。
石家庄市塔北路综合管廊工程
工程沿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路由,总长度为5.93公里。管廊沿塔北路的轨道交通3号线敷设,西起建设南大街的孙村站,自西向东经过塔冢站、东王站、南王站、位同站,东至东二环南路的三教堂站,沿途经过6站5区间。 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标准断面内径5.4米,入廊管线含:给水、中水、供热、通信、10kv电缆五种管线,并保留了部分增容空间。全线共设置14个工艺井,6个盾构井,共有20个节点井,标准断面埋深为7-25米。
安庆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规划范围为《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确定的中心城区18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中部组团、东部组团、西部组团、白泽湖组团、北部新城、杨桥组团、五横组团。 安庆市中心城区规划2016年至2030年共建设综合管廊75.7公里,其中:干线综合管廊57.2公里,支线综合管廊15.8公里,缆线综合管廊2.7公里。
郑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惠济花园口镇、金水科教园区、马寨新镇区项...
惠济区花园口镇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位于京水路、迎宾东路,计划建设总长度5.3公里,总投资约6.42亿元,京水路采用四舱和五舱断面,四舱断面主体箱室宽14.2米,高4.0米;五舱断面主体箱室宽16.25米,高4.0米;迎宾东路采用四舱和五舱断面,四舱断面主体箱室宽15.3米,高4.1米;五舱断面主体箱室宽17.4米,高4.1米。 入廊管线包括给水、污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并预留再生水管等。京水路、迎宾东路是惠济区花园口镇的骨架道路,为整个片区对外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整个片区干线管线的输送通道。通过建设综合管廊,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城市品质,集约利用土地,为有序推进和村并城工作提供市政基础支撑。
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1标段)
六盘水地处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六盘水市是全国首个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Ⅰ标段)总长约22.18公里,分别位于天湖路东段、天湖路西段、育德路、人民路、红桥路、乾元路及凉都大道等主次道路上,其中天湖路东西段、育德路位于新城区,其余位于老城区。入廊管线包括给水、再生水、热力、天然气、电力及通信管线。
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王府井)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40米红线道路下方,北起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右线设计起点,南至东单三条路口北,沿地铁王府井北站东、西两侧利用地铁降水导洞作为主体结构,采用暗挖工法,平行设置两条干支混合型综合管廊,主干管廊长度约1856.70米,支管廊长度47.00米,分支竖井21组。两侧舱室对称布置,内部分上、下层:上层为电力舱、紧急逃生通道,下层为综合舱。 入廊管线涵盖:110kV、10kV电力电缆、给水管线、通信管道、供热管线,并预留再生水管线。综合管廊吊装口及通风口与地铁车站附属结构贴建;监控中心位于地下,利用地铁车站主体北端延长3跨空间,通过两侧的出入口通道实现地面、监控中心、综合管廊三者的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