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廣州十號綫廣鋼新城站圍護結構全部完工
近日,廣州地鐵十號綫廣鋼新城站二期圍護結構全部完工,至此整個車站圍護結構全面完成,這是十號綫北京城建段第4座、整條綫路第6座圍護結構完工的車站,正式進入車站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爲下一步廣鋼新城-東沙站區間盾構按時始發爭取了寶貴時間。
廣鋼新城站是十號綫工程新建段第13座車站,東聯東沙站,西聯西塱站,爲雙島四綫地下兩層車站,東西端設盾構始發井。車站采用明挖法施工,主體圍護結構采用鑽孔灌注樁、旋噴樁止水帷幕、內支撑的圍護方案。車站施工場地分兩期交地,一期圍護結構已于2020年8月底順利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廣鋼新城站-西塱站區間盾構始發的準備工作。
爲了早日進場,廣州十號綫一工區積極聯繫建設總部用地管理部、三/十建管部,與屬地單位多次協調和反復溝通,今年3月25日二期地塊場地實現全部移交;3月27日,項目團隊立即著手二期圍護樁全面施工,通過科學使用工法、合理安排工序,僅僅用了45天時間,順利完成365根圍護樁、73根抗拔樁、637根旋噴樁、580根單軸攪拌樁,其中圍護樁、抗拔樁施工采用長護筒幹成孔施工工藝,大大加快了現場施工進度。
據悉,在圍護樁施工前,廣州十號綫一工區團隊仔細對比傳統泥漿護壁施工與長護筒幹成孔施工工藝的區別。鑒于本場地爲軟硬結合地層,上部軟土層自穩性差,且富含地下水,對泥漿指標控制要求較高,塌孔風險較大,最終確定采用長護筒幹成孔施工圍護樁,這樣不需要拌制泥漿,可以减少施工用水,節約資源;施工中不會産生泥漿等廢弃物,鑽渣也可回填利用,有利于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對機械資源依賴程度較小,成孔後不需要控制泥漿指標,加快施工進度,節約施工成本;場內富水雜填土層較厚,局部存在淤泥、砂層,采用長護筒穿越此不良地質層,幹作業成孔可以降低塌孔風險。